检查内容
格栅盖板:位置是否偏移、固定是否牢固,表面是否清洁无杂物。
槽体状态:有无堵塞、腐蚀或变形,排水是否通畅。
检查频率
每次开放前:目视检查盖板位置及稳固性。
开放期间:每小时巡视一次,防止异物堵塞。
维护措施
发现盖板松动或破损,立即更换为防滑型格栅(材质:ABS塑料或不锈钢)。
清理槽内落叶、毛发等杂物,确保溢流水位正常(溢流口高度误差≤±5mm)。
检查内容
格栅护盖:完整性(无断裂、变形)、固定螺栓是否锈蚀松动。
过水性能:水流是否均匀分布,无局部涡流或堵塞。
泄水口:排水速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(如50m³泳池泄水时间≤4小时)。
检查频率
每次开放前:逐个检查护盖及过水状态。
每周:测试泄水口阀门开关灵活性。
维护措施
更换破损护盖(标准:格栅间隙≤10mm,防止卡住泳者肢体)。
清理回水口滤网(建议使用软毛刷,避免损坏滤网)。
泄水口每月拆卸清洗,防止泥沙沉积导致排水不畅。
检查内容
接口密封性:法兰连接处、螺纹接口是否渗漏(可用干布擦拭观察)。
阀门状态:开关位置是否准确(全开/全闭),阀杆是否润滑灵活。
压力测试:随机抽查20%管道,使用压力表检测静压是否稳定(误差≤±10%)。
检查工具
游标卡尺(测螺栓松动)、压力表(0~1.6MPa量程)、润滑脂(硅基润滑剂)。
维护措施
渗漏接口重新缠绕生料带或更换密封垫片(EPDM橡胶材质)。
阀门每季度加注润滑脂,锈蚀严重阀门更换为黄铜或不锈钢材质。
维护日志:记录检查时间、异常问题、处理措施及责任人。
数据对比:建立历史数据档案,分析泄漏频率、阀门故障率等趋势。
断电操作:检修前关闭循环泵电源,挂牌警示“禁止合闸”。
防滑防护:检查溢水槽时穿戴防滑鞋,湿滑区域设置临时警戒线。
电气隔离:涉及管道电加热系统的维修,需由持证电工操作。
联动检查:
结合循环泵、过滤器等设备,同步检测管道压力波动是否异常。
例:循环泵启动时,观察阀门连接处是否因水锤效应出现渗漏。
预防性维护周期
合规要求:
符合《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》(CJJ122-2008)第5.3.4条,记录保存≥3年。
核心原则:以“防堵、防漏、防腐蚀”为目标,通过高频次日常检查与系统性维护,确保管道系统零故障运行。
经济性:早期发现并修复微小渗漏,可避免后期大规模管道更换(成本降低70%以上)。
安全底线:任何维修操作前必须切断电源并泄压,严禁带水作业。
注:具体维护计划需结合泳池使用频率、水质硬度及气候条件调整,建议委托专业团队进行年度全面评估。